编者按:肇东一位居民在翻盖自己家老房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棕黄色的玻璃瓶,看上去很有年代感,瓶子里还装着半瓶不明液体。这个小黄瓶到底有什么样的来历呢?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30秒。
杨光轩手里拿的这个棕黄色的玻璃瓶,是他前段时间在自家后园子里翻土时发现的。
肇东市东发办事处同发村村民杨光轩
我盖房子挖土,把土垫这个园子,然后今年春天,我们为了种园子,翻这个土,一翻就翻出来了。
记者
埋挺深啊?
肇东市东发办事处同发村村民杨光轩
有一人来深吧。
这个瓶子看上去很旧,瓶身是圆形的,瓶嘴是用木塞封死的,瓶口上还盖着一个金属的瓶盖,不过这个瓶盖锈蚀得非常严重,金属瓶盖还剩一半留在上面。透过玻璃瓶身能够看到里面还有半瓶液体,但液体到底是啥,大家也搞不清楚。
肇东市东发办事处同发村村民杨光轩
它有可能是过去的一种酒,或者是化妆品或者什么玩意儿。
杨光轩家的老房子,原来是他姥爷盖的,已经很有年头了,他觉得这个东西很可能是以前老人留下的老物件,这应该是一个“宝贝”,但是他的妻子陈井范觉得,这个东西可能有问题。
杨光轩的妻子陈井范
我猜应该是毒品吧,不应该动它。
记者
你感觉是有危害的?
杨光轩的妻子陈井范
对。
两人僵持不下,就找来了邻居帮忙参谋一下。
杨光轩的邻居
这玩意儿,值钱是不能值钱。
记者
你感觉装的啥?
杨光轩的邻居
这是玻璃的,这年头可不少了。
肇东市东发办事处同发村村民杨光轩
别往下抠啊。
杨光轩的邻居
那能抠嘛。
记者
你感觉这是啥玩意儿?
杨光轩的邻居
要是药就胡闹了。
肇东市东发办事处同发村村民杨光轩
药也没事,要是治病的药还行呢。
杨光轩的邻居
我看这玩意儿好像装的不是水就是药,就这两样,别的装不上。
看着瓶身这么旧,大家都在猜测会不会是日军侵华时期留下的东西。为了弄清楚这个瓶子的身世,记者联系上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工作人员,并将这个玻璃瓶的图片传了过去。
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遗址保护部主任高玉宝
我个人真是确认不了。
记者
那您推测呢?推测应该是什么时候的东西?
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遗址保护部主任高玉宝
这个感觉应该是侵华时期的。
高玉宝主任推测这个玻璃瓶可能是日伪时期留下的,至于里面装的是什么液体,只能通过检验才能确定,不过他提醒大家,不要打开这个玻璃瓶,以免发生危险。
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遗址保护部主任高玉宝
你千万别打开啊,这个东西咱不敢否认,不敢确定它有没有腐蚀性,有没有放射性的东西。
因为不能确定这个玻璃瓶里装的液体有没有危险,杨光轩拨打了报警电话,没过多久,肇东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和肇东市公安局东发乡派出所的民警来到了现场。
记者
这是啥东西啊?
民警
这个东西我们也没见过。在哪发现的?这是铁的啊?
肇东市东发办事处同发村村民杨光轩
金属的。
民警
好像是木塞。
之前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这个玻璃的形状很像做实验用的“烧瓶”,但是现场的工作人员也无法确定它到底是啥。
肇东市公安局治安大队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将这个玻璃瓶妥善保存,并会找检测部门对瓶子里的液体进行检测。
肇东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陈永振
我们得找专业人员处置,就是危化了。因为不确定之前不能随便打开,也不能随便动它,我们得往上报告,申请专业人员来鉴定,鉴定完以后再处置它。
大家还记得这篇报道吗?
↓↓
图片上这个小瓶,
是日本侵华史的重要证物。
而今天这个棕黄色玻璃瓶,
是否也是侵华日军留下的,
还需要专业鉴定!
重点推荐
版权归新闻夜航所有,如需引用请联系我们
《新闻夜航》-
商务合作:
记者:赵亮、周毅凛
责编:史国立、李若曦
审核:董姝
监制:杨河山、陈小钢
总监制:刘宁
在看的你正在变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odongzx.com/zdsjd/8821.html